9月18日-20日,第四届“空间数据智能战略研讨会”在陕西西安举办。会议由ACM SIGSPATIAL中国分会主办,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承办。

曹蓉副校长发表致辞
9月19日上午的开幕式上,西北大学副校长曹蓉在致辞中介绍了西北大学的办学特色与经管学科优势,强调了人工智能和空间数据智能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本次研讨会是深化学科交叉、推动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探索,并期望专家学者共商发展、加强合作,为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刘瑜教授发表致辞
北京大学刘瑜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各领域,对科研、教学等产生深刻影响,而时空智能是其中的重要方向。他表示,社会生产生活组织、经营活动、区域治理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均依托空间框架、需兼顾时空特性。他期待凝聚多学科力量,推动时空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落地,同时希望在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时空智能高质量发展” 主题充分交流,碰撞思想火花,为相关领域发展贡献智慧。
圆桌论坛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西北大学白永秀教授、中国科学院裴韬教授、中国科学院陆锋教授等专家,通过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双向探讨,明确了空间数据智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需求侧需厘清人工智能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场景与价值;供给侧需突破数据、技术、生态、人才瓶颈,增强空间数据智能核心能力。

圆桌论坛
随后的两个专题论坛,来自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科研人员,围绕“时空智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时空智能的基础工具构建与应用创新”展开汇报。专家们聚焦多模态时空数据融合、复杂系统建模、生成式智能体等前沿方向,探讨城市应急响应、时序大模型优化等关键技术与应用,并分享了在脑科学、智慧物流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会议特设“时空智能驱动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论坛”,汇聚了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五项前沿实践。这些案例技术先进、成效显著,构建了可复制的“数据驱动”新范式。
新执委论坛环节,19名专家学者围绕地理空间关联、时空数据重构与预测、空间信息获取、量子人工智能与时空数据分析等众多时空智能相关前沿课题展开报告,内容兼具基础理论突破与实际应用探索,为领域交流合作搭建优质平台。
最后,经管学院负责人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此次研讨为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宝贵思路与建议。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动拥抱 “人工智能+”、加速数智化转型的积极探索,为学院积累多学科双向融合经验的同时,也为经管学科突破传统、催生交叉方向奠定基础。
原文链接:
https://www.news.cn/ci/20250922/bd28704d0b5a4d579b872158f4c517a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