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孟捷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
2007年11月6日下午4:00,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孟捷教授来我院作了一场“默会知识与现代企业理论”的学术报告。报告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1406教室举行,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任保平教授主持了报告会,学院部分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经济学系的本科生100多人参加。 在报告中,孟教授首先解释了什么是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以及默会知识的理论发展,接着结合一些生动的案例分析了默会 |
发表时间:2007-11-11 |
|
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第四卷第五期开讲
|
由学院经济学系和经济增长与计量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 第四卷第五期11月7日晚7点在学校南校区1208教室举行。学院的部分教师、博硕士生、基地班和学校其它专业的学生约1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由学院副院长任保平教授主持,由学院2006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硕士张瑜做了题为“地区经济增长与女性人力资本关系的实证分析”的报告。文章从女性人力资本的角度对此问题做了研究 |
发表时间:2007-11-11 |
|
西安市教育局督导室一行6人前来我校验收
|
11月7日上午,西安市教育局督导室领导一行6人前来我校进行了“两高普九”验收工作。纪校长陪同各位领导参观了我校各个部室,参观完后,领导对我校“两高普九”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和表扬。 |
发表时间:2007-11-09 |
|
2006年荣获碑林区军训汇操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
2006年荣获碑林区军训汇操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
发表时间:2007-11-09 |
|
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 第四卷 第五期
|
主题:地区经济增长与女性人力资本关系的实证分析 主讲:张瑜(2006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硕士) 时间:2007年11月7日(周三)晚7点 地点:南校区1208教室 经济学系 经济增长与计量研究所 2007年11月6日 |
发表时间:2007-11-07 |
|
教导处组织的一年级拼音验收工作顺利完成
|
11月6日下午,我校组织开展一年级同学拼音验收工作。在教导处王主任和马红娟老师的组织下,由选派的六年级同学进行一对一的验收测查,下午5点左右,验收已顺利完成。 [王主任和马红娟老师正在辅导“小测查员”] [王主任正在辅导同学] [一对一验收] [一对一验收] [验收工作认真进行中] |
发表时间:2007-11-07 |
|
主题:默会知识与现代企业理论
|
主题:默会知识与现代企业理论 主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孟捷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 时间:2007年11月6日(周二)下午4:00 地点:南校区1406教室 经济管理学院 2007年11月5日 |
发表时间:2007-11-06 |
|
张立民教授为我院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党课
|
10月24日,我校原德育教研室主任张立民教授在金海恒业报告厅为我院26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党课。报告会由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樊涛主持,部分辅导员老师也参加了党课学习。 本次党课在张教授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声中拉开了序幕,他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引昂高歌,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的虔诚与无比的厚爱。随后,张教授结合自身实际,从申请入党的条件、党员的基本条件、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三个方面 |
发表时间:2007-11-05 |
|
文博学院党总支安排布置十七大精神学习
|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校党委的安排,文博学院党总支整理汇编了十七大精神学习材料,下发给各支部,并对开展学习做出具体安排,要求各支部认真组织学习、开展理论研究和专题讨论,要求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不断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把陕西建成经济、科教、文化强省,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10月31日下午,党总支书记王雁 |
发表时间:2007-11-02 |
|
文博学院党总支安排布置十七大精神学习
|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校党委的安排,文博学院党总支整理汇编了十七大精神学习材料,下发给各支部,并对开展学习做出具体安排,要求各支部认真组织学习、开展理论研究和专题讨论,要求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不断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把陕西建成经济、科教、文化强省,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10月31日下午,党总支书记王雁 |
发表时间:2007-11-02 |
|
张立民为我院学生做“名师荟萃,光照神州”的报告
|
2007年10月30日晚19:00点,在文博学院多媒体教室,西北大学原德育教研室主任,全国思想品德教育先进个人张立民老师应文博学院的邀请为文博学院2007级新生做了一场题目“名师荟萃,光照神州”的报告,这次报告是为了配合105年校庆,对2007级新生进行的校情校史教育。 在报告中,张老师为新生们讲述了西北大学的光辉历史和各位西大著名教师的情况,并且突出介绍了张伯声、侯外庐、杨仲健、岳劼恒 |
发表时间:2007-11-02 |
|
广西柳州城中区教育局领导及弯塘路小学教师莅临我校
|
10月30日、31日,广西柳州城中区教育局领导及弯塘路小学教师一行14人莅临我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纪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的总体情况,之后双方在学校的校本教研、课改工作、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观摩了我校的课堂教学、研讨课、教研活动、班队会等。双方教师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互动交流。活动内容充实,切实达到了两校 |
发表时间:2007-11-01 |
|
“改革30年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暨2007年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的通知
|
开始于1978年的经济改革推动了中国30年持续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出现了许多亟待通过经济理论去解释的问题,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30年的经济改革在实现中国持续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进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繁荣。随着改革的深入,西方经济理论的地位逐步提升,中国经济理论逐步多元化,形成了各种理论流派的争论。回顾30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探索中国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发表时间:2007-10-30 |
|
关于申请第二专业学士学位的紧急通知
|
2005级辅修专业课程没有不及格者(一次性通过),排名在本专业人数15%之前,均可自愿申请。 符合条件的学生请于2007年11月2日前填写《西北大学第二专业学士学位登记表》(校公告栏下载)载) ,交经济管理学院办公室(南校区8号楼2层);并准备参加2007年11月10日组织的2门学位课程考试 (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具体考试时间、地点见校公告栏;学位课程考试合格者,于2007年12月 之前 |
发表时间:2007-10-30 |
|
2007年“您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型农户与乡村调研完成数据录入
|
10月28日,中心与西北大学校团委联合进行的2007年“您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型农户调研与乡村调研数据全部录入完毕。本次调研共有578名学生参与,发放农户问卷5780份,乡村问卷578份,调查对象涉及全国27个省市(区)。本次数据录入工作从9月15日开始,到10月28日全部结束。参与数据录入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共有21人。 |
发表时间:2007-10-30 |
|
中共中央统战部发出通知要求在统一战线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
日前,中共中央统战部发出《关于在统一战线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要求各级统战部门结合统一战线工作的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通知指出,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 |
发表时间:2007-10-29 |
|
“西安市艺术示范学校复验”专家组前来我校指导工作
|
10月25日,“西安市艺术示范学校复验”专家组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下午两点,校办张主任和大队辅导员杨老师在校门口迎接各位专家,刚进校门,专家们就被操场上的美术展板吸引。随后,纪校长在会议室作了题为“以人为本 彰显艺术特色”的工作汇报。通过“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学科活动作为艺术教育的辅助渠道、多姿多彩的艺术活动、独具特色的校园氛围、硬件设施到位,确保艺术教育活动正常开展、艺术教育 |
发表时间:2007-10-26 |
|
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 第四卷 第四期
|
主题:声誉、关联博弈与行业协会的第三方治理 主讲:蔡炳权(2006级西方经济学硕士) 时间:2007年10月24日(周三)晚7点 地点:南校区1208教室 经济学系 经济增长与计量研究所 2007年10月19日 |
发表时间:2007-10-23 |
|
张岂之先生在我院历史学科成立七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
各位来宾: 今天我来到这里十分高兴,我们二百多位校友在百忙之中聚会到历史系,这是非常难得的。 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国立西北大学的历史学科就已经比较有名了,经过七十年的学科建设,我觉得最宝贵的经验应该有两点,第一点:一定要把师资队伍建设好,这是最大的根本。侯外庐先生任校长的时候,物质条件不好,但是大家精神上十分愉快,有名的教授之间团结得很好。当时陈直先生对文物十分熟悉,虽然没有大学毕业 |
发表时间:2007-10-22 |
|
历史系成立七十周年部分系友贺信
|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欣闻我校历史系(现西北大学历史学科)迎来70华诞,我谨代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奉上热烈的祝贺! 历史学科是西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国内史学界的一方重镇,多年来名家辈出,成果卓著,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家学者和其他领域的优秀人才,特别是为西部和陕西省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饮水思源,我们作为母校历史学科毕业的学生,满怀感激之情,恭逢历史系创建70周年之际,衷心 |
发表时间:2007-10-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