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科普月陕西主场活动在西北大学博物馆举行

9月5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陕西主场活动在西北大学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上,发布了陕西省科协AI科普官“秦小普”、“探秘创新源共筑未来梦”全省高校企业科普场馆开放信息,以及陕西省科普场馆电子地图,并精选推介10条科普研学线路等。

采用“1+4”活动框架

营造全民参与的科普体验氛围

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介绍,2024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把“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本次全国科普月陕西主场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采用“1+4”活动框架模式,汇聚多方科普资源和社会力量,着力组织“陕西主场”+“前沿科普、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科幻、联合行动”4大主题科普版块系列行动,着力营造“周周有主题”“天天有科普”、全民参与的科普体验氛围。

“1个主场活动”包括优秀科普剧展演、《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宣传展、“典赞·科普三秦”优秀科普人物风采展、野生鸟类保护科普展、优秀科普作品展示等内容。

“前沿科普版块”组织开展世界智能安全大会、人工智能院士报告会、“走进国之重器”“前沿科技少年梦”“未来已来”等多项重点活动,推动前沿科技资源科普化。

“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版块”聚焦五大重点人群,开展全省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科普讲解大赛、院士专家报告会、“智汇对话”“智汇产业助推发展”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守护银龄安全”、科技小院赋能乡村振兴等11项重点活动。

“科幻版块”组织开展科幻创作大会、优秀科幻作品荐读、“青春科普正当时”科幻创作沙龙等多项活动,鼓励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创作,启迪青少年科学梦想。

“联合行动版块”组织推出“纲要成员单位联合行动”“地市科协联合行动”“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行动”“高校企业科普场馆联合行动”“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科普新局面。

全国科普月期间,全省共有700多家单位围绕卫生健康、食品安全、航天航空、应急科普、生态环境、农业科技、防灾减灾、数字素养等领域,举办3000余场次科普活动。

市民有机会走进62个科普基地

体验风洞实验、航天育种等内容

全国科普月期间,将通过有序开放科研场馆、实验室、博物馆等,推动科技资源与公众共享,使广大市民有机会走进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19所高校以及多家高新企业62个科普基地,亲身体验风洞实验、地球演化探秘、标本制作、智慧水利演示、航天育种、轻工业发展历程等内容,甚至可以与科学家、工程师面对面交流。据悉,目前所有场馆均已开放预约。

记者注意到,在这62个有序开放的科普场馆、实验室、博物馆中,高校居多。其中,西北工业大学6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个,陕西师范大学5个,长安大学2个,西北大学8个,商洛学院3个,西安理工大学2个,陕西理工大学2个,西安医学院4个,宝鸡文理学院7个,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文理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石油大学各1个。

原文链接:

http://ehsb.hspress.net/shtml/hsb/20250906/727567.shtml

< 上一篇

中国植物学会“2025科普走四方”活动在西安举行

2025年全国科普月陕西主场活动启幕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