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双碳’目标既是中国向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肩负使命,要通过协同创新,持续为实现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努力争取碳中和的同时,我们要以创新链驱动产业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赛道。”

……

在中国承诺“双碳”目标一周年之际,西北大学召开“碳中和愿景下的高校使命:西北大学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整合资源,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在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政策管理等方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凝练科研攻关方向,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夯实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人才团队基础,打造西部地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更好地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服务国家、地方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我们要抓住国家‘双碳’战略的历史机遇,找到科研主攻方向,力争在碳中和技术领域形成高水平的综合团队,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发出西大声音,贡献西大智慧,提出西大方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张国伟在致辞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主动应对国际形势”“多学科交叉凝聚力量”等3个方面阐述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寄语西北大学师生。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作了题为《碳中和道路的西大实践》的主题报告。“‘双碳’目标的提出,是西北大学‘十四五’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要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紧密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为切入点,有组织地开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科学实践,努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智力支撑和创新保证。”他表示。

在大会报告环节,国家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马晓迅作了题为《“双碳”战略目标下碳氢资源低碳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思考》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国内外化石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国内外碳中和目标、碳中和的技术、碳氢资源的来源及其清洁利用、西北大学二氧化碳捕集转化利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状况等。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劲风作了题为《碳达峰碳中和对地球科学带来的巨大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报告。结合陕西的能源结构特点与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他分析了陕西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难题,提出了有关优化路径的建议,并结合国际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地学类转型,给出了西北大学地学领域碳中和创新行动建议。陕西省能源化工研究院院长陈曦作了题为《碳天平右端的科技创新和产业机遇》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如何用工程化的手段掌控和驾驭碳循环,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在专题报告环节,30位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从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地热能开发、生物质利用、氢能、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温室气体核算、“双碳”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转型政策创新、碳中和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碳市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绿色智能制造等相关方向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多年来,西北大学在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据了解,西北大学将加快平台重组、团队整合和交叉融通进度,夯实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人才团队基础,力争打造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服务国家地方“双碳”达标的战略科技力量。

原文链接:https://esb.sxdaily.com.cn/pad/content/202109/29/content_766929.html

 

< 上一篇

致敬考古百年 西北大学文博新生参加特殊“开学第一课”

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开学第一课”活动举行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