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良好开局 | 西北大学获批1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数创历史新高,重点项目资助数与历史最好成绩持平。

按资助项目所在科学部统计,西北大学在地球科学部共有46项项目获得资助,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获得20项及以上资助。在地球科学部、数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管理科学部、生命科学部获得了较高的资助率。

优秀青年基金介绍

超分子水相分子识别项目

 

化材学院曹利平教授申请的“超分子水相分子识别”项目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总经费200万元。近年来,曹利平教授课题组针对当前生物分子识别准确性差、手性信息响应缺失等难点和瓶颈问题,通过开发水溶性大环超分子人工体系,系统开展了生物分子识别与手性响应机制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研究,实现了氨基酸、核苷、多肽、蛋白质以及DNA等生物分子的选择性识别与手性信号响应,为生物分子检测与监测机制研究建立了人工仿生的分子平台,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进展:针对生物分子的结构特点,通过尺寸控制合成策略,实现水溶性功能大环的高效定向合成;提出自适应手性响应机理,丰富了大环识别机理的研究,实现了生物小分子的多重信号响应识别;发展“渔网识别”的策略,拓展自适应手性识别对生物大分子的手性响应与检测。

 

重点项目介绍

单矿物多元同位素原位微区联测技术开发

及其矿床学研究应用重点项目

 

由地质学系袁洪林教授团队负责,项目直接经费288万元。微束分析技术可以获得单矿物微区的同位素信息,为多期次复杂成矿过程中,不同硫化物微米区域的多种同位素耦合的地球化学信息的准确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手段。硫化物等矿物中的金属稳定同位素Li-Fe-Cu-Zn-Mo和S-Pb同位素及微量元素激光原位微区分析可区分不同期次流体活动在单一硫化物中留下的地化信息,能够避开矿物包裹体等对整体分析的影响,获得精细的同位素组成和元素含量信息,对研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作用过程意义具有重要示踪作用,多元同位素联合可有效避免采用单个同位素示踪的多解性,可对成矿作用过程进行全面的指示。本项目拟开发矿床硫化物多种金属稳定同位素与S、Pb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激光原位微区分析技术,探索硫化物微区原位多元同位素联合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体系物理化学条件的潜力,深化成矿过程同位素分馏机理的认识,促进和发展矿床成矿理论。

 

滇东寒武纪生物演化、化石埋藏与古环境

重建探索重点项目

 

由地质学系刘建妮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合作开展,项目直接经费292万元。我国滇东寒武系沉积地层出露良好,界线清晰,保存了举世闻名的寒武纪化石库(梅树村动物群、澄江及关山生物群),是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命起源及其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的得天独厚的地区。本项目针对早期生命演化中的重要科学前沿问题,围绕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这一学术界永远的核心命题,以滇东作为核心研究区域,凭借其地层及化石的双重优势,以梅树村生物群、澄江生物群和关山生物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将生物演化、化石埋藏和沉积环境三者结合起来,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期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期间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机制。

 

从大陆火山岩视角了解深部地幔化学储库的属性

重点项目

 

由地质学系陈立辉教授团队与来自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的青年学者合作开展,项目直接经费290万元。地球深部物质组成一直是人类关注和探索的科技前沿。对于深部地幔化学储库的揭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幔源岩浆作用的成因、关键物质的循环过程以及地球不同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等科学问题。洋岛玄武岩的同位素组成表明深部地幔在化学上是高度不均一的,存在EM1、EM2和HIMU等储库。现有地球化学证据支持EM1、EM2、HIMU皆起源于再循环地壳物质。因此,进一步了解这些地幔端元的属性是探讨壳-幔物质循环和地球深部过程的关键环节。然而,作为地幔柱在较薄的大洋岩石圈下熔融的产物,洋岛玄武岩是地幔较高程度熔融的结果,端元组分的信号被稀释,这给约束端元组分的属性增加了难度。大陆岩石圈普遍比大洋岩石圈厚,大陆幔源火山岩的熔融程度普遍较低,从而有利于保存富集端元的化学信号。本项目拟以我国东北地区松辽盆地西北侧的新生代火山岩组合(钾质玄武岩、高镁安山岩和钠质玄武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南太平洋对应的代表性洋岛玄武岩为参照,以壳-幔间丰度差异显著的元素K和Ba的稳定同位素为突破口,结合针对性的岩石学填图、熔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以及惰性气体同位素,对富集型端元的属性进行深度解读。

 

变暖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山地冰川

及其融水径流变化研究重点项目

 

由城环学院王宁练教授团队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合作开展,项目直接经费299万元。该项目是城环学院主持承担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冰川融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大流域出山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随着未来气候的进一步变暖,各流域冰川的变化情况以及融水径流峰值的出现时间(即拐点出现时间)问题,是目前国际冰冻圈科学研究领域最为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也是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规划部门的重大需求。本项目将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河西内流区、柴达木盆地内流区、吐哈盆地内流区、塔里木河流域、准噶尔内流区、伊犁河流域、锡尔河流域、阿姆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冰川及其所在的高山区域,通过野外观测、遥感、大数据和模型模拟手段,在制备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流域山地冰川作用区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集的基础上,开展各流域冰川及其融水径流的变化研究,旨在揭示冰川及其融水径流变化空间异质性的原因与机制,明确未来1.5℃和2.0℃升温情景下到本世纪末各流域山区气候、冰川及其融水径流的变化情况,并识别出各流域冰川融水径流峰值出现的时间。这些预期研究结果,对下游绿洲地区未来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防范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安全风险提供科学支撑,服务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年,为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项工作,西北大学持续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通过“登峰计划”“紫藤计划”等培育科研新动能;通过“杨钟健讲座”“创新论坛”“学术沙龙”“科学圆桌会”等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升学术影响力;通过组织各级科管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提升基金申请书质量,为获得较高资助率奠定基础

多次召开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推进会,总结“十三五”西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情况,分析短板和弱项,部署落实申报工作

邀请相关专家组织多场基金申报政策解读会、申请书撰写专题辅导报告

各院系结合自身学科方向积极开展申报动员、基金申报专题辅导,组织多轮校内外评审

严格执行“申请人—院系—学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三级形式审查工作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科技工作中处于基础地位,是西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西北大学将紧密围绕“四个面向”,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在资源硬约束条件下的科研发展模式,认真谋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管理工作,不断开拓申报渠道、提升申请书质量,补足我校在联合基金、国际合作、专项项目中的短板,强化基金项目的培育和管理,促进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西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水平,为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做出贡献。

原文链接:https://news.sina.cn/gn/2021-08-27/detail-ikqcfncc5369128.d.html?from=wap

< 上一篇

陕西省首家!西北大学获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西北大学获批建设“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