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 走出国门进行考古 构建丝路考古的中国话语权

“对丝绸之路的考古研究不应只有西方视角,还应有东方视角。”3月3日,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王建新道出了10余年来走出国门进行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意义所在。

今年2月,由王建新教授领衔的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当选陕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3月3日,考古队部分成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讲述了考古队“重走丝绸之路”的追梦故事。

丝绸之路开创者是中国人

考古研究却被国外学术界主导

今年68岁的王建新对30年前一场学术报告记忆犹新。1991年6月,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樋口隆康来西北大学作关于阿富汗考古的学术报告,王建新担任翻译。报告过程中,樋口隆康问到:“中国境内月氏的考古文化遗存在哪里?”满座哑然。樋口隆康接着说:“要知道,中国才是月氏的故乡。”

月氏是曾经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在西汉时被匈奴击败西迁中亚。公元前138年,张骞为联合月氏夹攻匈奴,第一次出使西域,由此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标志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全线贯通。

作为中国的考古学者,却说不清楚一支故乡在中国的游牧民族的历史踪迹;丝绸之路的开创者是中国人,但其考古研究却被欧美及俄罗斯、日本学术界所把持和主导……樋口隆康之问,深深刺痛了王建新。痛心之余,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丝绸之路考古方面有所建树!”1995年,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王建新和同事们一同画下了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宏伟的学术蓝图:“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

20余年间

沿着张骞的足迹

探寻到月氏遗址

1999年,一支由西大考古专业专家教授和学生组成的考古队,走出了“象牙塔”,走进了茫茫戈壁,这一走就是20余年。

国内十年考古,数百次往返于陕西、甘肃、新疆。王建新等人在实践中提出了“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的理论,打破了学术界长久以来“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论断。2007年,团队在东天山地区发现了疑似是大月氏王庭遗址的“东黑沟遗址群”,该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然而这个重大发现到底是不是大月氏遗址?要想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就必须走进中亚,沿着其西迁路线“走出去”,找到西迁中亚的大月氏遗存,做到两相印证。

2009年,王建新成为了首个进入中亚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开启了10余年的中亚考古之旅。从东天山出发,追踪月氏西迁路线,到达了乌兹别克斯坦。2015年,考古队先在撒马尔罕西南的西天山北麓山前地带找到了属于康居文化遗存的撒扎干遗址,这个发现令人振奋不已,因为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当年正是经康居抵达月氏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小城拜松发现了拉巴特墓地,经过对时空范围、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系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界一致认可,拉巴特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寻找已久的西迁中亚的大月氏!

“走出去”12年

中亚考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前夕,在乌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访乌期间,习近平主席专程接见了包括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在内的中方考古队员。

“走出去”12年,中亚考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9年“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引起当地公众、国际学术界以及全球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乌总统米尔季约耶夫也给予了高度赞许。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亚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些成果为用中国话语阐释丝绸之路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对国际学术界的一些流行观点甚至写入教科书的结论提出挑战,从而获得了不容忽视的学术话语权。“对丝绸之路的研究要长期做下去,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王建新介绍,今后丝绸之路的考古研究除了继续在中亚地区进行扩展,还将连通西亚、中亚、南亚的人文交流。


原文链接:http://ehsb.hspress.net/shtml/hsb/20210304/669822.shtml

< 上一篇

为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中国方案” 记“三秦楷模”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

绝域苍茫万里行 逐梦丝路寻史迹 ——记“三秦楷模”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