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助力榆林‘十五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11月12日,我校主办的“助力榆林‘十五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召开。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徐鸣一、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张若琰、榆林学院副校长卜耀军,榆林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高端能化基地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榆林科创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等相关政府部门,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方圆标志认证集团陕西有限公司、西安中碳生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的领导专家,以及我校研究生院、化工学院和碳中和学院负责人和碳中和学院导师代表共计60余人参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富林主持会议并致辞。

陈富林在致辞中指出,榆林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典型代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不仅关乎本地产业升级,更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意义。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政产学研多方对话平台,聚焦实际问题、推动务实对接,围绕碳市场机制创新、零碳园区建设、碳管理人才培养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榆林“十五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汇聚合力。

研讨会上,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龙介绍了榆林“十五五”期间的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路径。他表示,榆林将依托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政策优势,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力争实现从“原料基地”向“材料基地”转变。榆林市发改委节能中心主任蔚伟在发言中指出,榆林市“十五五”将重点推动传统产业改造、绿电消纳、CCUS技术应用及碳市场建设等工作,在电力、化工等领域开展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全流程示范技术应用。

在企业分享环节,国能锦界能源、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榆林能源集团、国能榆林化工等重点能化企业代表结合自身绿色低碳转型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对碳市场机制、碳金融工具及低碳技术应用的现实需求。

隆基绿能等新能源企业代表分享了光伏等清洁能源技术在榆林的实践案例,提出通过零碳园区建设、绿电绿氢耦合等模式助力区域减排。北京绿色交易所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专家则从碳市场建设、碳金融创新等角度,介绍了如何通过市场化工具为榆林企业提供转型动力。

在交流研讨环节,我校专家围绕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与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会议系统梳理了榆林绿色转型的难点与突破口,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高校与企业协同推进的实施路径。与会专家认为,榆林有望通过机制创新与技术赋能,在“双碳”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打造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示范标杆。

为巩固会议成果,我校后续将重点推动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常态化“政产学研”会商机制,促进多方持续对接;二是加快绿色技术的中试转化与示范应用,推动创新成果落地;三是实施精准化碳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为转型提供人才支撑。通过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为榆林“十五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政府投资评审中心来我校座谈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