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双一流”特聘教授侯且岸做客我校“侯外庐学术讲座”第449讲,为师生作了题为“从学术史探究侯外庐先生的治学理路”的专题报告。本次讲座由历史学院张峰教授主持,侯外庐班8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
侯且岸教授以张岂之、李学勤等史学家对侯外庐先生的学术追忆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侯外庐先生的治学理路,并高度概括了侯外庐先生的治学特点。他指出侯外庐通过翻译《资本论》,确立了唯物史观。侯外庐强调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的有机结合、相互依存。从社会史研究到思想史研究,再到学术史研究的新研究理路,真正体现了侯外庐治学的大历史观。侯且岸教授特别强调侯外庐先生治学中展现的高度理论自觉,积极追求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民族化等宝贵的学术特点和品格的重要影响,并从侯外庐的未竟之业中启迪青年学子接续研究。本次讲座对于传承发展侯外庐等史学家的学术遗产,启迪学术门径,具有重要启示。
在互动环节,侯且岸教授与在场师生围绕侯外庐史学思想的核心特质、拓展侯外庐史学思想研究的路径以及学术史探究的重要性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张峰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
本次“侯外庐学术讲座”同时也是历史学院侯外庐班“开学第一讲”活动。侯且岸教授长期从事国外汉学(中国学)、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研究与教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担任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守常研究院院长,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