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2025年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

5月6日,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第一届学术年会在我校太白校区召开。香港大学柳中晖教授、张健教授、尧中华教授、张彬铮教授等20余位专家学者,我校张国伟院士、舒德干院士、赵国春院士,校长孙庆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飞,科技处、地质学系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张志飞主持。

孙庆伟介绍了我校地质学科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他指出,行星科学作为一门研究行星起源与演化并探索地外生命可能性的关键学科,不仅为国家深空探测工程提供科学支撑,还能为解决地球环境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启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表示,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成立以来,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希望,联合中心要在引育高层次人才队伍、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及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动原始创新,以实际成效为国家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主任赵国春院士作年度工作报告。他表示,一年来我校与香港大学科研团队在行星地质演化、天体生物学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积极参与“嫦娥” “天问”等国家深空探测任务,在NatureScience子刊上发表论文7篇。人才培养方面,1人获得欧洲地球科学学会(EGU)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人获得省级人才项目支持,1人受聘莫秀琼基金教授。未来,联合中心将继续发挥两校在科研平台与人才资源方面的互补优势,聚焦地球形成、月壤研究等关键科学问题,争取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实现更大突破。

学术报告环节,来自香港大学、我校,以及相关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月壤氧化还原环境、太空风化过程、火星宜居性演化、金星地表重塑等专题作了学术报告,内容涵盖“嫦娥”月壤分析、“祝融号”火星探测、金星地质演化等多个前沿领域。与会专家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合作等展开交流讨论,为联合中心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此次学术年会全面展示了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依托西北大学大陆演化与早期生命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深空探测、月壤研究与行星科学等方向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联合中心在我国行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标志着联合中心正迈向以国际合作与原始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会场

合影

< 上一篇

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第95中学校长代表团来我校访问

学校与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举行会谈

下一篇 >